五一游武夷山记
趁着五一假期,我们一大家人踏上了武夷山这片丹山碧水的土地,开启了一场茶文化之旅。
五月二日早起自驾前往规划已久的向往之地,行程不到四小时到达预订好的民宿。下午开始第一站-“茶中之王”大红袍景区。踏入景区,一条青石板路蜿蜒而上,两侧丹霞岩壁如刀削斧凿,缝隙间零星点缀着绿意盎然的茶树。向导笑称这是“岩茶的天然展厅”:“武夷山‘岩岩有茶,非岩不茶’,这里的茶树喝的是山泉,晒的是斜阳,连根都扎在风化的碎石里。”
果然,越往深处走,岩壁上的茶树越发茂密。低头细看,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紫红,叶脉粗犷如刀刻,向导说这是武夷岩茶独有的“乞丐外形,皇帝身价”——貌不惊人,却因独特的“岩韵”名扬天下。经过几座山坳,终于见到了六株苍劲的老茶树攀附于峭壁之上,枝干虬结如龙,根须深深扎入岩缝。这就是传说中的“大红袍母树”!石壁上朱砂。为了保护母树传承下来,早已停止母树的采摘。
此次行程的重头戏是期待已久的九曲溪竹筏漂流 。我们早早来到码头,只见碧绿的溪水上停泊着数十只竹筏,艄公们正在做准备工作。我们的竹筏由二位年轻的小伙掌舵。竹篙轻轻一点,小筏便滑入如镜的水面。”武夷看山不用杖,九曲看山不用船。”小伙的这句开场白,道尽了九曲漂流的妙处。
随着竹筏缓缓前行,两岸奇峰竞秀,玉女峰 的婀娜、大王峰 的雄伟、晒布岩 的壮观依次呈现。虽天工不做美突然下起了雨,幸运的是我们已游完全程到达岸边。
最后一天自由活动,民宿在一个别墅小区,民宿主人家也有茶园,院子里摆满了各式茶器。小主人是一个未成年的小伙也懂茶艺,从温杯烫盏到”关公巡城””韩信点兵”,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仪式感。我们一边品茶,一边听他讲述武夷茶的历史典故。
离开时,我的行囊里多了几片山上采摘的新鲜茶叶,手机里存满了九曲溪的碧波倒影。但最珍贵的,是那份沉淀在心里的宁静。武夷山用它的茶香告诉我:人生如茶,初尝或许苦涩,细品终得回甘。